(通用17篇)
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,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,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。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篇1
活动目标:
1.感知空气是没有颜色、没有味道、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,明白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。
2.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学习探索空气的简单方法。激发幼儿探索欲望,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。
3.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。
活动准备:
玻璃杯玻璃缸毛巾背景音乐袋子气球活动过程:
「一」魔术导入。
1.教师:小朋友们好,这天老师要变个魔术,你们想不想看啊?那小眼睛可要看仔细了!
2.教师:这是什么?「毛巾」是干的还是湿的呢?来,小朋友用手摸一摸。是什么样的毛巾啊?是块干毛巾。
3.教师:这是什么呀?「杯子」老师此刻要把毛巾放到杯子里面,然后把杯子直直地倒放在水里,你们猜一猜毛巾会不会湿?「请你说一说」4.教师:那我们取出来看一看,湿了没有呢?小朋友用手摸一摸,湿了没呀?「没有」咦,真奇怪,毛巾明明是放在水里的,却没有湿,是不是很神奇呢?
「二」引出空气原理。
1.教师:老师再来变一个魔术,这是什么?「毛巾」这是什么?「杯子」我们也要把毛巾放进杯子里面,这次老师是斜斜地放进水里,小朋友仔细观察哦。看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。「气泡产生」小朋友,猜一猜毛巾有没有湿呢?「请你说说看」2.教师:到底毛巾湿了没有?让我们取出来看一看,我用手扭一扭,湿了没有?「湿了」为什么会湿了呢?
3.教师:这一次啊,老师的杯子是斜斜地放进去的,斜斜地放杯子里面有空气,空气跑出来了,小朋友说一说什么跑进去了?「水」空气跑出来了,水就跑进去了,所以我们的毛巾就会湿了。而第一次没有湿,是因为空气跑出来了没有?「没有」所以毛巾是干的。刚才老师给小朋友变了两个关于空气的小魔术,好看吗?
「三」身边捕捉空气,初步感知空气。
1.教师:那么空气它在哪里呢?它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?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。小朋友看,这是什么?「袋子」,我要用袋子去捉空气,看看老师是从哪里捉到空气的「用袋子从桌子底下捉了一袋」我捉了一袋空气,你们说一说我是从哪里捉到的呀?
2.教师:老师捉了一袋子的空气,你们也想来捉捉空气吗?老师帮你们每人准备好了一个袋子,都有了吗?此刻我们把袋口张开,来捉捉空气,捉好后要捏紧袋口,举起来,我看看,谁捉空气又多又快?「表扬幼儿」
3.教师:此刻我们把袋口慢慢张开,用眼睛看一看空气,你能看得见里面的空气吗?「看不见」对,空气是看不见的。那么袋子里的空气有颜色吗?「空气是没有颜色的」
4.教师:「用同样的方法来捕捉」袋口张开,用你的小鼻子闻一闻空气是有没有味道的呢?「对,空气是没有气味的」用你的小手伸进袋子里去摸一摸,能摸到空气吗?「空气是摸不到的」
「四」周围捕捉空气,加强对空气的认知。
1、教师:我们到别的地方去捉空气好不好?试试能不能捉到空气?「带领幼儿到各个地方捉空气,播放背景音乐」
2、教师:好,请小朋友把袋子收回来,我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你是从哪里捉到空气的?「你告诉旁边的小朋友在哪里捉到空气的,自由发言」
3、教师:好了,你们刚才是不是在各个地方都捕捉到了空气啊?那么你们说空气能看得见吗?有颜色吗?有味道吗?摸得着吗?
教师总结:原先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,空气是没有颜色,没有味道,看不见也摸不着,因此小朋友通常认为我们周围没有的东西,实际上空气是的确存在的。我们用小手扇一扇空气,有什么感觉?说明空气是存在的,流动的。
「五」与空气宝宝做游戏。
1.教师:小朋友们玩过气球吗?「玩过」这天老师也请你们来玩气球,高兴吗?但是,你们先想一想,怎样让气球变大呢?
2.教师:如果气球小说明我们吹进去的空气是多还是少呢?老师给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个气球。「幼儿操作,个别指导」吹好了以后捏紧你的气球。
3.教师: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气球,说明他吹进去的空气最多。谁的气球最小,说明他吹进去的空气最少。好了,气球宝宝累了,我们让它在边上休息一下。
「六」保护空气,争做环保小卫士。
1.教师:此刻老师和小朋友来做一个实验,把你的嘴巴闭上,再把你的鼻子捂起来,我请小朋友来说说是什么感觉?是不是不舒服的感觉呢?为什么会有不舒服的感觉?
教师小结:因为我们把嘴巴闭上,把鼻子捂起来,空气就不能进入我们的嘴巴和鼻子里,我们就不能进行呼吸了。所以我们就会感觉喘但是气来,十分难受,你们说我们人需不需要空气呀?
2.教师:我们人需要空气,动物呢?花草树木呢?它们也需要空气,凡是有生命的地方都需要空气。如果没有空气会怎样样呢?会无法生存。
3.教师:我们虽然离不开空气,我们需要怎样的空气呢?是干净的空气还是受到污染的空气呢?如果我们吸进了不干净被污染的空气就会生病,对我们的身体就不好,所以小朋友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空气,保护好我们的环境。垃圾能不能乱扔,能不能随地吐痰,爸爸抽烟了,我们就应怎样对他说?我们还能够怎样做呢?我们来看一看别人是怎样做的好不好?小朋友说说他们在做什么?「幼儿说一说」他们在做环保小卫士,来保护我们的环境,让我们的空气更加清新干净,我们吸入干净的空气,我们的身体才会棒棒的,身体才会健康。
4.教师:小朋友,你们想不想做环保小卫士啊?好的,那么就到老师那里来排队,我们的环保小卫士立刻就要出发了。环保小卫士出发咯,跟客人老师再见。「播放环保小卫士音乐」
篇2
活动目标
1、明白有各种声音,不同的声音能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。
2、初步懂得东西振动就产生了声音。
3、发展注意力和听辨声音的潜力。
活动准备
1、课件-声音
2、小铃、小鼓鼓、木鱼等玩具。
活动过程
一、听声音引入课题,激发幼儿兴趣
课件:声音
1、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?
「1」笑声
「2」哭声
「3」打呼噜声
请小朋友睁开眼睛
2、刚才,你听到了什么声音?
让幼儿说一说听到的声音,引起幼儿听辨的兴趣。
3、你们还想听其他的声音吗?
请小朋友再闭上眼睛
「1」吃东西的声音
「2」打喷嚏
「3」钟表的秒针
回答老师,听到了什么声音?「幼儿自由发言」
二、认识声音
1、你们明白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?
「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」
「1」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
实验:敲鼓
「透过实验让幼儿理解物体的震动」
让幼儿把小手放在小鼓上,老师用鼓槌敲几下,让幼儿透过耳听、手模、眼看、感知物体发出声音时在不停地振动。
「2」小朋友用什么能听到声音?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?
耳朵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,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,然后传给大脑。
「3」你们明白耳朵除了能听声音,还有什么作用吗?
告诉幼儿,我们的耳朵还能帮忙我们持续平衡。
耳朵很重要,我们必须要保护耳朵!
三、幼儿操作,感知震动产生声音
1、请小朋友玩一玩桌子上这些小铃、小鼓、木鱼等玩具。
提醒幼儿边敲边观察,注意听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,让幼儿感知物体发出声音时在不停地振动。
小结: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。我们用耳朵来听各种声音。
2、讨论什么样的声音好听。
「1」播放音乐
「2」播放噪音
让幼儿感知乐音和噪音,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相互说一说各种声音,
好听的声音,不好听的声音。
四、游戏:听一听
1、幼儿两人一组,其中一人发出不同的声音,另一名闭上眼睛倾听,
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,明白了什么事情。
2、透过游戏让幼儿明白不同的声音能够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。
如:敲门有人来了,打呼噜有人在睡觉等。
篇3
活动目标:
1、通过操作感知油和水倾倒、搅拌后分离的现象,对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。
2、了解生活中油水分离的相关现象,体验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
活动准备:
每人一瓶水、一瓶油、一根筷子、一张用油画棒画过的图画;各色颜料水若干;海鸥头饰一个;图示若干
活动过程:
一、 情景导入
1、小海鸥:小朋友们,昨天海上有一艘油轮漏油了,漏下的油都留在了海水里,同时出示油和水引导幼儿进行观察:油、水的颜色,他们的共性——流动性。
2、出示图片请幼儿进行猜测,油到了水里会出现以下那种现象:
①油在水上面
②油在水下面
③油和水混在一起
二、感知油和水相互倾倒后分离的现象
1、请你去试一试:把油倒在水里或者把水倒在油里看一看,会出现什么现象?
2、幼儿操作,教师指导
3、交流:你把什么倒入什么?发现了什么?
4、出示图示并用海鸥的口吻小结:不论是油倒在水里还是水倒在油里,油在上面,水在下面,它们是分离的,不会混合的。小朋友们,你们猜对了吗?
三、通过操作感知油和水搅拌后分离的现象
1、小海鸥:可是海上经常会有大风大浪,当风浪来的时候油和水不会混在一起呢?请幼儿进行猜测
2、两名幼儿上前示范,用力搅拌油和水,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搅拌时的现象和停止后的现象。你们发现了什么?
3、请所有幼儿操作:你也去试一试,到底是不是这样?
4、 出示图示并用海鸥的口吻小结:用筷子用力的搅拌(就像海上风浪来的时候),油和水还是分离的,不会混合。这次你们猜对了吗?
5、小海鸥:这些浮在水上的油把我们住的海水都弄脏了,保护海洋环境的叔叔阿姨们现在把这些油都打捞起来了,海水又变干净了,现在我该回家去了!
四、延伸
请幼儿玩一玩“油水分离画”,想一想为什么颜料水不会和油画棒混在一起呢?感受油水分离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。
篇4
活动目标:
1、引导幼儿知道有光线的地方就有影子,光被物体挡住就会出现影子,影子与运动有关系。
2、启发幼儿创造性的玩影子游戏,通过实验理解影子的形成。学习用表格记录自己的发现,并与同伴交流。
3、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各种变化产生好奇,愿意探索,大胆提问。
4、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,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。
5、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。
活动重难点:
重点:有探究影子这一自然现象的欲望,体验影子带来的乐趣,能用记录、与同伴交流等方式表征。
难点:理解影子的形成,初步了解影子与物体与光的关系。
活动准备:
手电筒、玩具、记录笔、记录表、课件
活动过程:
1、导入
观看图片
问题:图片上的人在做什么?
请小朋友也玩一玩手影游戏。
2、探究影子产生的原因。
「1」问题:为什么会有影子?
小结:光照在物体上,物体挡住了光线,就产生了影子。
「2」关掉手电,观察还有没有影子。
3、探索发现影子的变化。
「1」引导幼儿变换手电筒的位置、变换玩具的位置,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照射玩具。
请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。
「2」探究影子的大小变化。
小结:物体离光近,影子变大;离光远,影子变小。
4、记录实验结果。
出示表格,探究后记录。分享记录结果。
活动延伸:
观察在一天中太阳底下小朋友影子的大小变化。
教学反思
这一课,目标要求画自己的影子,课前,我踌躇满志地告诉学生: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到教室外面作画!每个孩子都很兴奋,也很期盼,我也很期盼。终于,这一天的天气不错,阳光很好,适合到室外去画影子。一年三赶上了好时候,这节课我便带领学生来到了操场上。应该说,同学们的表现还不错,在我课前一再的叮嘱下,在操场上没有混乱的局面,可也是问题百出:孩子们散在操场上在阳光下做着各种的动作,观察着影子的、或者做起了踩影子的游戏,这下可好,就有几个孩子跑的远了,影响到正在上着的体育课了,一下子发现:有部分的学生在楼房的阴影里作画,又担心孩子们冷,挨着个的告诉孩子:到有阳光的地方去,有个别的孩子跪在地上了,怕他们的膝盖受不了,也有的孩子作画时一边讨论着一边画着,虽然是讨论着作画的内容,但也会影响到其他的同学等等的问题。活动结束后回到教室里,同学们的情绪仍然很激动,这一课的作业效果也很不错的。
回到办公室,我反思着,孩子们在阳光下做影子的游戏,观察着影子,这些没有问题,问题出在了组织上,课前,我一再的强调学生要遵守纪律,万不可出现让老师扯着嗓子喊的现象,却没有对具体的细节做更多的思考。经过总结,后面的三个班要注意:除了继续强调纪律之外还要做更细致的要求:
1、指定好活动的位置和范围;
2、分成活动组,选出组长,由组长具体协助老师管理;
3、画画时不能够吵吵;
4、画画时不可以跪在地上;
5、不在阴凉处活动;
6、千万不可影响到正在进行的体育课等。
另外这节课对光线的要求比较高,一般是上午的时间比较好。原本许诺好每个班的孩子都到操场上画影子的,可是受天气的影响,另外的三个班到现在还没能去,孩子们虽然没有说什么,但我不能让学生认为我是一个说话不算数的老师。
篇5
【教材分析】
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中指出,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,体验探究过程,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。要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,引导幼儿通过观察、比较、操作、实验等方法,学习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,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。
小苏打、醋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用品,气球更是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的玩具。但是,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,而且这种气体的力量足可以吹起气球的现象,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都是非常新鲜、神奇的体验。因此,这一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,富有一定挑战性,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与科学视野。小苏打与醋的混合现象只是活动的载体,不是活动的唯一目标,活动旨在让幼儿亲历一次真实的探究过程,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,从而感觉到“科学并不遥远,科学就在身边”。
【活动目标】
1.感知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,了解产生气体的多少与材料的用量有关。
2.能有序的合作进行实验,体验猜想、验证、记录、分享结论等基本的实验步骤。
3.对科学实验感兴趣,愿意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。
4.发展动手观察力、操作能力,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。
5.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,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。
【活动准备】
1.物质准备:每组一份活动材料:杯子、小苏打、盐、白糖、鸡精、醋、空瓶子、匙子、漏斗、气球,CO2在生活中的应用课件。
2.经验准备:课前让幼儿学会套气球。
【活动过程】
1.以疑激趣——出示瓶子吹起的气球,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。
引导语:孩子们,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做一个好玩的科学游戏,游戏的名称是《瓶子吹气球》。
出示瓶子吹起的气球,引发思考:气球为什么能鼓起来?套在瓶子上的气球中的气体是从哪里来的?「用嘴吹的、打气筒打得、装的是热水???」瓶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?
2.以趣激学——寻找神奇的泡泡溶液,感知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。提问:瓶子里装的不是水,是由两种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材料混在一
起形成的神奇的泡泡液。这两种材料是什么?
「1」出示材料,幼儿通过闻一闻、看一看多感官认识实验材料:醋、盐、白糖、味精、小苏打。
「2」出示实验表格,集体猜想哪两种材料在一起会产生气体?鼓励幼儿用多种记录方式表达自己的猜想。
「3」幼儿分组实验、记录,教师巡回指导。实验前提醒应该注意的问题:合作、安全、卫生等。
小结:小苏打和醋在一起会产生气体。猜想有时很不可靠,遇到问题最好动手试一试。
3.学以致用——尝试用瓶子吹气球,更加直观的感知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。
提问:找到了能够产生气体的材料,你打算怎样用它们帮助瓶子把气球吹起来?
「1」小组讨论怎样帮瓶子把气球吹起来,一个人能完成吗?操作过程要注意什么?
「2」幼儿分组实验,教师指导。
「3」展示结果,分享经验。提问:为什么气球有的大、有的小?为什么有的组没吹起来?你们组刚才是怎么做的?
小结:材料的多少不一样、套气球的速度不一样,都会影响气球的大小。
4.快乐体验——想办法让气球吹得更大,进一步验证产生气体的多少和材料的用量有关。
提问:如果再做一次,你打算怎样才能把你们组的气球吹得更大呢?
「1」幼儿讨论:多用材料、套气球速度快点、用手捂一捂瓶口??
「2」再次实验瓶子吹气球,进一步体验科学游戏的乐趣。鼓励孩子组内、小组间合作互助。
小结:材料用的多一点,操作速度快一点,气球就会吹得更大。
5.拓展延伸——吹起气球的神奇气体是什么、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,激发继续探索的愿望。
提问:你们知道今天用来吹起气球的这种气体叫什么名字,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吗?
播放课件「好喝的汽水饮料、帮病人减轻痛苦的干冰、消防员叔叔的灭火器??」,进一步激发探究欲望。
活动延伸:
这种神奇的气体到底是什么呢?关于它,还有没有我们不知道的小秘密呢?回家把这个实验做给爸爸妈妈看看,和他们一起研究一下吧!
活动反思:
《瓶子里吹气球》这是一节大班科学活动,主要是让幼儿通过猜测、探索、试验,发现气球吹不大的原因。
王老师在第一环节就是让幼儿玩吹气球比赛,试一试,吹一吹,看谁的气球吹的最大。部分孩子能够用嘴巴吹气球,并把气球吹大。紧接着王老师便出示装有气球的瓶子,让幼儿猜一猜气球装在瓶子里能否吹大?这一提问的出现,激起了幼儿的兴趣。很多孩子都是充满信心觉得气球能够吹大,还有一部分幼儿认为气球吹不大。王老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,而是把问题抛给孩子们:“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想法是对还是错呢?”,问题一出来,很快得到了幼儿的回应“我们要试一试,去吹一吹才能知道结果。”这样的效果比起直接让孩子去操作好多了,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。
为什么气球在瓶中吹不大?是贯穿整个活动的关键。有的孩子认为是瓶子太小了,有的孩子认为是没有力气?当孩子们出现了一系列的猜测后,王老师展示自己的瓶子气球,并吹给孩子们看,然后请小朋友们观察,为什么老师的能够吹大,你们的不行。让幼儿自主探索,寻找答案。在孩子们找到答案后,再请孩子们去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。
孩子们通过在有洞的瓶子中吹气球,而且能够成功地将气球吹大时,个个都享受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。从王老师这一节活动报告,让我了解到了我们不管在任何时都要从幼儿出发去考虑问题,给孩子足够思索、探究的空间,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游戏中了解科学。
篇6
设计意图:
春暖花开的季节,我带着孩子们去寻找春天的花,新村的道路上,看着开着的这么多有名的或叫不出名的花花草草,孩子们开心不已,叽叽喳喳说个不停,于是我们不时的停下脚步摸摸花瓣,问问花香,说说花色,看着他们如此兴奋的表情,本次活动的设计雏形也在我心中生成。
活动目标:
1、认识花朵的用途。
2、认识花朵和人们的生活关系。
3、增加生活体验。
活动准备:
《插花艺术》VCR、花茶袋、透明水壶、小纸杯、香精油、小喷壶、干花袋、花环、围裙、小魔棒
活动过程:
1、以花仙子的身份出现:小朋友,大家好!我是漂亮的花仙子,我有许多许多的花儿朋友,我可喜欢它们了,每天和它们生活在一起是我最快乐的事情!对了,你们也像我一样喜欢花吗?为什么呀?「用小魔棒指点幼儿回答,以控制常规」
2、下面,和我一起去看看我的花儿朋友吧?「观看VCR」
3、可不可以告诉我,看了这些漂亮的花儿有什么感觉呀?「幼儿回答,师做简单小结:花儿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,让我们心情变得很好,我们应该对花儿说声-谢谢花儿」
4、你们知道,花儿除了可以让我们欣赏,还有什么用呢?「视幼儿回答情况,逐一出示准备好的物品」
「1」出示精油瓶,教师演示:猜一猜这里装的是什么?「让我来为你们解开秘密吧,这里都是花的香精油。那些非常聪明的叔叔阿姨,用了一些好办法,把花里面最有营养的东西和它的香味取出来,放进了这个小瓶子。至于它有什么作用嘛,准备好小鼻子就知道喽!」小结:多好闻的味啊,原来花儿还能给我们带来清新的空气,真想对花儿说一句--谢谢花儿
「2」出示花茶袋,我还有一样好东西带给你们呢,看一看知道这是什么吗?「可以让幼儿相互传看一会儿」还是让花仙子来告诉你们答案吧:这是用花做的花草茶,我们可以用开水泡着喝,喝了花草茶,可以让我们变得健康,还可以让我们变得更漂亮哦。
小结:原来花的用处这么多,还可以做出美味健康的饮料,我们应该对花儿说声--谢谢花儿
「3」出示桂花糕:捂住口袋,故作神秘状--咦?是谁在我的口袋里跳啊?哦,原来是你呀?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?告诉幼儿,这里面也藏着一些花儿宝宝,可以让幼儿找一找,闻一闻。
5、为幼儿分发茶和糕点,活动自然结束:我的口袋里还有许多用花做的神奇宝贝,如果你们还想知道的话,下次再一起欣赏吧!今天时间不早了,我要回去找我的花儿朋友们玩了,不过临走时,我想请你们一起来品尝花茶和花糕「花仙子手持托盘分发点心和茶水」
活动点评:
结合园内课题的研究,引导孩子关注身边的事物,发展幼儿社会性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。花朵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看的见、摸的着的常见物品,通过调动幼儿多感官的参与,使幼儿的参与兴趣大为提高,所以本次活动在目标的设定上是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,贴近幼儿生活的。活动过程中,通过多媒体的使用,实物的演示,小游戏的插入,为幼儿带来了多元化的感官刺激,但不足的是,作为科学活动,欠缺孩子的自主探索过程,没能提供给孩子自己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的机会。但基于幼儿人数,环境创设,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客观限制,也是我们平时实施低年龄幼儿科学活动的难点之一,有待在日后的实践中去改善、解决。
篇7
活动目标:
1、在看看、猜猜、讲讲的活动中了解车子是由不同数量的轮子组成的
2、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轮子是可以滚动的
3、通过小组合作,共同商量表达表现的形式,大胆表演。
4、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。
活动准备:
PPT、幼儿带来的各种车子
活动过程:
一、介绍各种不同数量轮子的车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神奇的宝贝,你们知道是谁吗?
(一)出示两只轮子,引起兴趣
1、你们看这是什么?有几只?
2、你见过的两只轮子的车吗?是什么车?
小结:两只轮子的车有自行车、电动车、摩托车还想接着往下看吗?
(二)出示三只轮子
1、你们看这里有几只轮子?
地球物理调查研究所野外实习
2、三只轮子是什么车?
小结:三只轮子的是三轮车
(三)出示玩具车
1、这是一辆什么车?这辆车有几只轮子?
2、出示四只轮子,四只轮子有些什么车?
小结:四只轮子的有轿车、警车、消防车、公共汽车等等
二、讲讲玩玩:知道车有了轮子会滚动
1、讨论:为什么这些车都要有轮子呢?
2、你们想不想开开自己带来的车?(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车有几个轮子)
美术老师工作计划范文
3、幼儿开开自己的车,开完后将车按轮子数量放进不同的停车场
总结:原来我们刚才看见的车和你们玩的车都是有不同数量的轮子组成的,有了这些轮子车才可以在马路上开。
活动反思:
幼儿的探索和发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,幼儿是学习的主体,他们选择探索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。教师不可直接控制,而应以尊重和支持,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。所以,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环境来鼓励幼儿积极探索。
篇8
【教材分析】
大班的孩子,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。“我从哪里来”,作为一个成人不能马上回答的问题,困扰着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和老师。绘本《小威向前冲》以简洁的画面、风趣的故事,把生命形成的深奥的科学现象,以孩子能阅读、能理解的方式,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。让成人羞于启齿的问题迎刃而解。从小威身上,孩子们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弱点,只要不断努力就能扬长避短、克服困难,成为像爸爸妈妈一样有本领的人。
【活动目标】
1.理解绘本内容,了解宝宝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发育而成的。
2.能大胆说出自己与亲人长得像的地方以及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,了解自己的独特。
3.初步学习正确评价自己,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。
4.发展幼儿的观察力、想象力。
5.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,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。
【活动准备】
1.绘本《小威向前冲》。
2.故事课件,录像“爱的奇迹”。
【活动过程】
1.出示绘本《小威向前冲》,激发幼儿活动兴趣。
提问: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?向前冲是什么意思?向前冲的小威会是个怎样的小威呢?
2.跟随教师,分页了解绘本故事内容。
「1」讲述故事至他可是个游泳高手,引导幼儿正确评价自己。
提问:①小威住在哪里?他什么不太好?他是什么高手?这一点像谁?
②你认为小威是个棒小孩吗?
③你是一个棒小孩吗?你什么地方是高手?你们有没有像小威一样,有什么地方不太好?
小结: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,也有自己的弱项,只要你有一个地方是高手,你就是一个棒小孩。
「2」讲述故事至“地图”页面,引导幼儿集体观察地图。提问:你认为小威该怎么走?要经过什么地方才能到达终点?
「3」讲述故事至取得游泳比赛冠军,培养幼儿不轻易放弃的精神。提问:①你能从兄弟姐妹中找到小威吗?你是怎么看出来的?
②游了一会儿,好朋友小布赶上来了,小威好紧张啊!现在小威该怎么办?
小结:遇到困难不要管它,要继续往前冲才能获得胜利。
「4」讲述故事至小宝宝诞生了,欣赏生命孕育过程的小视频。提问:①小威和卵子在一起,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情?
②布朗先生和太太生了一个女孩,名字叫什么?猜一猜小娜长大以后会是个怎样的女孩?头发会是什么颜色的?像谁?为什么?
小结:小娜是布朗先生的女儿,她长得当然像爸爸,本领也像爸爸。3.感知自己和爸爸妈妈长得很像,体验亲情。
「1」出示图片「一对长得特别像的父子」,引导幼儿观察。提问:他们长得像吗?哪里很像?
「2」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和爸爸妈妈长得哪里像?
「3」接龙游戏“我和别人不一样”,感知自己的`独特。
教学反思:
《小威向前冲》是一本性教育阅读绘本,告诉我们小精子变成小宝宝的过程,以及蕴含着遗传的秘密,他将复杂的生命孕育过程用如此简单的图画来表现出来,让人觉得神秘又有吸引力,在冲破思想的障碍以后与幼儿一起分享是多么的快乐。
篇9
活动目标:
1、初步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、分针、秒针的运转规律。
2、会认整点与半点。
3、感受时钟的用途,体验获得学习经验的快乐。
4、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。
5、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,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。
活动准备:
钟表图片若干、PPT、Camtasia Studio软件、背景音乐。
活动重点:
会认整点与半点。
活动难点:
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、分针、秒针的运转规律。
活动过程:
一、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认识时针、分针、秒针的运转规律。
1、认识钟面数字从1——12。
2、了解钟面有时针、分针、秒针及运转规律。
二、认识整点、半点。
1、认识整点。
「1」教师讲解认识整点的方法。
「2」小结:分针指向12,时针指向几,就是几点整。
2、认识半点。
「1」教师讲解认识半点的方法。
「2」小结:认识半点的时候,分针指向6表示半点,时针过了几就是几点半。
三、操作巩固
下面请小朋友们说一说,哪个钟的时间是正确的。
「1」练习整点:9点整、2点整。
「2」练习半点:8点半、3点半。
活动延伸:
采用认识时钟的儿歌《现在几点了》对认识整点与半点进行巩固提升。
结束语:好了,小朋友们,今天的认识时钟游戏就结束了,认识了时钟,可要记得做个守时的好孩子哦!
教学反思
通过学习,我们把一天生活的作息时间也进行了演练,幼儿兴趣非常高,并记住了学习时间,上学放学时间,培养了他们热爱时间的好习惯。
篇10
一、活动名称
奇妙的传声筒——科学活动
二、活动对象
小班幼儿
三、活动设计意图
一次午餐后的休息时间,我让幼儿们自由看图书时,看到有的幼儿把图书卷起来当话筒、当望远镜、当枪玩。于是我受到启发,何不做些“声筒”给孩子们玩,让他们在玩中获得一些粗浅的科学知识。我用薄的硬纸板卷成一些“声筒”,有的是空心的,有的里面塞了一些纸团,让每个幼儿通过游戏传话,探索空心和实心的声筒传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,这样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了宽松的环境,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,支持他们去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。
四、活动目标
1、通过操作,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晰、响亮,实心的传话筒传出的声音模糊,不响亮。
2、通过活动,激发幼儿的求知欲、好奇心,喜欢玩科学小游戏。
3、学习与同伴协作活动,增进同伴间的关系。
五、活动准备
1、空心传声筒人手一个。
2、实心传声筒人手一个。
3、音乐乐曲。
六、活动过程
(一)激发幼儿玩纸棒的兴趣
1、引导幼儿观察纸棒的外形特征
(出示纸棒)
师:老师用纸给你们做了个玩具,你们看一看,他是什么样子的?
幼:它是长长的。
幼:它是圆圆的。
2、鼓励幼儿任意玩纸棒游戏
师: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,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样玩的?
幼:很有兴趣地拿起纸棒玩,有的把它当马骑着跑;有的把它当望远镜;有的把它放在地上滚……
3、总结幼儿游戏的玩法
师:你们玩的的开心吗?请几位小朋友来玩给大家看。
幼XX:放在地上滚。
幼XX:当望远镜玩。
幼XXX:拿在手里拍。
(评析: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。通过观察纸棒的外形特征,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玩纸棒,既体现了自主选择、主动参与,又为每个幼儿提供了探索的空间,使幼儿以自己的探索方式产生对纸棒游戏的兴趣,为下面的活动作了铺垫。)
(二)引导幼儿把纸棒当“传声筒”,自由结伴玩游戏
1、启发幼儿玩“传声筒”游戏
师:小朋友很聪明,会玩许多纸棒的游戏,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游戏,你们想学吗?
幼:想(齐声高呼)
师:请XX小朋友上来和老师一起来做这个游戏。老师用纸棒的一端对准他的耳朵,用嘴巴对准纸棒轻轻说一句话,你听到了吗?
幼XX:听到了。
师:其他小朋友听到吗?
幼:没有。(齐声说)
师:请XX小朋友把刚才老师对你说的话告诉大家。
幼XX:老师叫了我的名字XX。
2、幼儿自由结伴玩游戏
师:小朋友,你们想做这个游戏吗?
幼:想。(齐声说)
师:请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,去找一个好朋友,一个对着纸棒轻轻说话,另一个用小耳朵听,然后再交换,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什么?活动时要相互谦让,相互合作好。
幼:自由结伴开始活动,有的幼儿在边听边笑,有的幼儿边听边点头……
师:你听到好朋友说什么了吗?
幼XX:XX说星期天和爸爸去夫子庙玩。
幼XX:XX说妈妈给她买了大吊车。
(评析:开始部分幼儿对纸棒已充满了兴趣,经过老师的示范,而且对纸棒说些“神奇”的悄悄话后,幼儿的好奇心倍增,致使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,主动探索心得玩法。而且,在活动中自由选择同伴共同游戏,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,使他们充分分享探索的经过和结果。)
(三)将传声筒换成实心的,引导幼儿再次探索
1、幼儿再次玩传声筒
师:刚才玩的游戏,你觉的开心吗?用刚才的方法我们再来玩一次。
只见此时幼儿的表现:有的在摇头,有的在大声说“听不清,听不清”……
师:你听到好朋友的话吗?
幼XX:听不清楚。
幼XX:不知道她在说什么。
2、鼓励幼儿寻找原因
师:为什么刚才传话声音很清楚、很响亮,而这次传话的声音不清楚呢?(鼓励幼儿观察两根纸棒的不同之处)
幼XX:哎呀,这根里有纸团。
幼XX:刚才那一根是空的。
师:刚才,小朋友发现有的纸棒里有纸团,有的纸棒是空心的。那我们拿着两根纸棒再找好朋友做游戏,感受一下两根纸棒传出声音有什么不同。
幼:自由结伴游戏,有的幼儿不时把两根纸棒当望远镜看……
3、总结
师:你们能将你们的发现告诉老师吗?
幼:空心的传出的声音清楚。
幼:有纸团的传不出声音。
幼:有纸团的传出的声音不清楚。
师:小朋友门真能干,原来空心的纸棒传出的声音响亮、清楚,而有纸团的纸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,因为纸团堵住了传出来的声音。老师给纸棒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“传声筒”。
幼:传声筒。(齐声说)
(评析:这一部分是活动的重点,在活动中有的幼儿用眼观察,有的幼儿用手拍打,有的幼儿用嘴吹纸棒,他们能运用各种感官,动手动脑,探究问题,并在探索中解决问题,尤其是再次玩空心和实心的纸棒时,幼儿情趣高涨,虽然有的幼儿叫活跃,但他们都体验着发现的乐趣,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。)
4、拓展延伸
师:小纸棒能变成“传声筒”,但他还有许多神奇的玩法,你们想去发现吗?
(播放音乐)
幼:自由探索交流。
七、总评
小小的纸棒在小朋友的手中变得奇妙,也很有魔力,是活动良好的开端。在整个活动过程中,我始终坚持“活动在前,认识在后”、“发现在前,结论在后”、“尝试在前,引导在后”的原则,幼儿始终在玩中感知科学现象、在玩中发现问题,是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。因此,幼儿在活动中玩得很主动、很开心,确实有所发现、有所发展。而且,在活动中,让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,教师尽量以鼓励为主,幼儿尽量以体验为主,避免了因个体差异出现的矛盾和问题,增强了每个幼儿的自信心,并在活动中乐意与同伴交往,学习互助、合作和分享,使每个幼儿的心理得到了满足,为他们带来了探索的成功和喜悦。
篇11
【活动目标】
1、了解杯子被气球“抬”起来是因为气球与杯子壁之间有摩擦力。
2、探索加了水之后的杯子是否能被气球“抬”起来呢?体会摩擦力大小的变化。
3、了解简单的气压现象。
【活动准备】
材料:杯子「塑料杯」、气球、打气筒、刻度贴。
其他:水、抹布。
【重 点】
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摩擦力。
【难 点】
用打气筒吹气球或者用嘴巴吹气球。
【活动过程】
过程一:导入
教师可以跟幼儿一起进行讨论拿起杯子的多种方法,随后出示气球,气球是我们平时用来玩的,我们可以不用手而用气球把杯子抬起来吗?
过程二:观察气球在杯子里慢慢膨胀后,会有什么现象?
把气球放入杯子中,利用打气筒或者用嘴巴把气球慢慢吹起来,然后用手捏住并拿起气球,会发现杯子和气球紧紧的“粘”住了,这是为什么呢?有的小朋友会想到是因为气球太大了,把杯子撑住了。我们试着把杯子拽下来,会需要用到一定的力气,原来气球和杯子“粘”在一起是因为它们之间有一定的摩擦力,而且由于杯子比较轻,所以很轻松的就把杯子“抬”起来了。而且随着气球慢慢的膨胀,杯子里的空气被挤出去,这时杯子里的气压小了,气球就被“吸”进去了。
过程三:试着往杯子里加水,气球还能把杯子抬起来吗?
先把刻度贴粘在杯子的外面,根据刻度贴上的格子往杯子里倒入相应量的水,从第一个刻度到最后一个刻度,我们发现杯子的重量在逐渐增加,而水面与杯子边缘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,所以放入前三个刻度的水时,气球还可以“抬”起杯子,而随着杯子的重量越来越重,水面与杯子边缘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时,气球与杯子壁之间的摩擦力也越来越小了,气球就“抬”不起来杯子了。
过程四:除了用气球,我们用嘴巴试一试,也可以把杯子“抬”起来。
用嘴吸一吸杯子里的空气,杯子也可以“粘”在我们的嘴巴上了,因为我们把杯子里的一部分空气吸走,杯子里的气压变小,所以杯子就“粘”在了嘴巴上,这个和吸盘的原理是一样的。
【活动拓展】
用气球在光滑的物体表面上和粗糙的物体表面上分别进行摩擦,感受哪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大。
篇12
一、活动目标:
1、引导幼儿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,初步了解什么叫摩擦起电。
2、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。
3、对幼儿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进一步锻炼与提高。
二、活动准备:
塑料尺子,碎纸屑,毛线,梳子
三、活动过程:
1、导入:淑玲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魔术,小朋友们想不想看?(幼儿回答:想!)教师出示报纸,这是我们平时看的报纸,小朋友们信不信,淑玲老师不用胶水、胶布等粘合的东西,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。(幼儿回答信或不信)好,那小朋友要睁大眼睛看好!报纸贴在墙上,提问幼儿这是为什么?教师解释说明,首先展开报纸,把报纸平铺在墙上。然后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,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。再掀起报纸的一角,然后松手,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。你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,注意倾听噼噼啪啪的声音,这就是静电的声音。
那小朋友就会问了报纸是怎么带上电的呢,原来摩擦铅笔,可以使报纸带电。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(尤其是在冬天),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,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。这种现象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摩擦起电,用摩擦的方法使两个物体带电的现象,就叫做摩擦起电。
2、进一步讲解摩擦起电现象:
下面淑玲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小游戏,叫头发飘起了,请一位小朋友上来,用梳子不断梳理头发,然后把梳子离开头发一段距离,问孩子们发现了什么?头发飘起来贴在梳子上,再一次说明,当塑料梳子不断的梳理头发,摩擦产生静电,也就是摩擦起电,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,我们刚刚玩的这个小游戏其实就是摩擦起电的现象。叫一两个幼儿上来尝试。
3、现在淑玲老师又要开始施展魔力了,老师要把小朋友们都变成有魔力的人,出示塑料尺子,毛线,纸屑,头发,怎样能让尺子把纸屑吸起来?找个别幼儿试试,教师动手实验,让幼儿认真观察,教师边做边说,现在老师要教小朋友咒语了,小朋友要记住了:“尺子头发擦呀擦,纸屑纸屑起来吧!”
幼儿开始实验,可以组织家长参与帮幼儿完成!小朋友们都吸起来了吗?尺子在头发上摩擦后,可以吸起纸屑,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。
4、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许多摩擦起电的现象,像我们之前玩的梳子梳过头发后头发飘起来;就是一种,还有像衣服上沾满白色灰尘;脱衣服会发出啪啪的声音,并有小火花等等都是因为摩擦产生静电。也希望小朋友们回家后在收集一些摩擦起电的现象。但是老师要说明一下,今天老师教小朋友摩擦起的电不是我们日常电视电灯用的电,小朋友千万不能动插销、电源这些危险的电!
5、实验我们就做到这现在我们就变身环境小卫士,把我们的纸屑收拾起来,送到垃圾筒里吧!
四、教学反思:
孩子们对这类科学实验课很感兴趣,通过实验、亲手操作理解了什么是摩擦起电现象,激发了孩子对科学的探究欲望,掌握更多生活中的科学现象。
篇13
一、概述与目标
本活动是一个实验、观察、探索发现的科学活动。幼儿通过观察盐溶解到水里及蒸发、结晶的过程,了解使盐结晶的方法,感知盐的结晶现象,进而探究盐结晶过程中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,感知水的三态变化现象。
二、活动准备准备
食盐、小玻璃罐、钉子、细绳、汤匙、小木条、一杯盐水、一杯淡水。
三、内容、活动形式与方法本活动分两部分:
1.观察盐的结晶
2.探究盐结晶过程中水到哪里了。
(一)做一做,看一看,盐水变成了盐。
1. 尝一尝出示一杯盐水和一杯淡水,让幼儿品尝,说说它们的不同味道,知道水咸是因为水里有盐。
2. 做一做
(1)在小玻璃罐中装满热水,一次放入一汤匙盐并加以搅拌,使盐水全部溶化。反复这样操作,直到盐不能再溶化为止。(2)在细绳一端绑上重物(如钉子),使之垂直浸入盐水中,另一端系在小木条中间,把小木条横放在罐口上,然后把罐子放到阳光下。
3. 看一看
(1)请小朋友每天观察,看罐子里水位的变化,并在罐子外用彩笔做标记,直到水完全蒸发掉为止。
(2)观察绳子的变化,细细的绳子上出现了许多白色的东西,尝起来咸咸的。
(二)想一想1.罐子里的水跑到哪里去了?实验观察水蒸发为水蒸汽的现象。
(1)引导幼儿观察热水中冒出的热气。
(2)试一试,把一块玻璃罩在热水杯上,引导幼儿观察玻璃上形成的水珠。
交流讨论:水变成水蒸气,遇到玻璃,又变成了水。小结:罐子里的水蒸发成水蒸气,跑掉了。
(在讨论时,引导幼儿回忆冬天嘴里呼出的气体,水开时壶上冒出来的热气,冷天房间玻璃上的水珠等。)
2.试一试,想一想,绳子上的白块是什么?探究问题:
(1)水到哪里了。
(2)绳子上怎么会有盐。在组织幼儿观察盐结晶的过程中,教师引导幼儿同时把盐水滴在镜子上,等水蒸发后,让幼儿观察镜子上留下了什么。(引导幼儿尝一尝,再用放大镜观察盐的结晶体,并把观察到的盐晶体画下来。)
四、活动建议
1. 本活动也可用糖水代替盐水,再做一次相同的实验,制作糖的晶体,并在放大镜下观察糖的晶体。
2. 观察活动应选择在阳光下温度高时进行。温度越高,蒸发得越快,盐结晶得也越快;盐水的浓度越大,绳子上结晶的盐越明显。
3. 夏季气温高时,蒸发时间需3"5小时,就可看到结晶的过程。
4. 本活动可与水的三态组成系列活动,以探究问题水跑到哪里去了为线索,使幼儿通过实验观察活动探索发现水蒸发的科学现象。
篇14
活动目标:
1、向幼儿介绍沙漠,扩大幼儿对自然界的了解。
2、认识沙漠里的骆驼,了解骆驼的主要特征以及沙漠中的其他生物。
3、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愿望。
活动准备:
1、有关沙漠自然风光及防治沙漠化的音像资料。
2、幼儿用书人手一册,实物投影仪、人手一支笔。
活动过程:
1、引导幼儿观察用实物投影仪放大的画面,初步了解骆驼的主要特征。
-教师:画面上有什么?骆驼是什么样子的?
-教师:骆驼的身上有什么?它们有什么特殊的用处?
-教师:骆驼喜欢吃什么?骆驼生活在什么地方?
去银行实习做什么工作
-教师:骆驼有什么用途?
-教师小结:骆驼生活在沙漠里,骆驼的身上有厚活的毛,可以防止身体里的水分散失,还可以白天防晒,晚上保暖。骆驼底眼睛会产生许多眼泪,让眼睛不干燥,而且有长长的睫毛,可以阻挡沙子跑进去。骆驼的鼻孔可以闭合,这样可以防风沙。骆驼耳朵里有好多毛,可以防沙子跑进去。骆驼的身上有驼峰。可以分为单驼峰和双驼峰。驼峰可以储藏营养。骆驼的脚底有宽宽厚厚的肉垫,不怕热热的沙子,也不会陷进软软的沙子里。骆驼是沙漠里的交通工具,有人称骆驼为沙漠之舟。
2、组织幼儿讨论:
-教师:你见过沙漠吗?沙漠是什么样子的?
-教师:沙漠里有什么?(仙人掌、蝎子等)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:茫茫沙漠
-教师:沙漠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危害?我们应该怎样防止沙化?
3、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幼儿观看介绍沙漠的录像,了解沙漠的特性以及沙漠里生活的动植物。没有条件的,可组织幼儿根据已有经验交谈,教师可寻找相应的书籍和图片,向幼儿介绍相关的知识和经验。
4、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。
观察画面,说说:沙漠里有哪些动物?它们叫什么名字?
请你用连线的方法帮骆驼走出沙漠。
活动目标:
1、了解阳光有不同的颜色组成,知道阳光有红色、橙色、黄色、绿色、蓝色等七种颜色。
2、探索观察七种颜色的方法,并通过涂色表现自己的发现。
3、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。
活动准备:
1、镜子人手一面,多棱镜每组一面。
2、小孔的纸板和装水的玻璃瓶若干,水盆4~5个。
3、画有太阳的表格以及彩色笔人手一份。
活动过程:
1、去室外看阳光,引起探索的兴趣。
教师:小朋友你们知道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吗?说说你们看到的阳光的颜色。
2、了解探索阳光的材料。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:彩色的阳光
教师:我们这里有很多的材料,都有什么材料呢?用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呢?让幼儿说说材料的名称及用法。
3、利用材料探索阳光的颜色。
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多种材料亲自动手探索发现五彩的阳光。
(1)探索一:将许多水盆放在室外,给每个小朋友一面小镜子,让幼儿将小镜子斜放在水里,玩一玩,看一看,能发现什么?
(2)探索二:提供许多纸板,请小朋友对着纸板看玻璃瓶,看一看还能发现什么?回班后让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。
(3)探索三:引导幼儿利用多棱镜观察阳光,看一看有什么新发现?
4、引导幼儿用彩笔涂色记录阳光的颜色。
教师:每个小朋友的桌上都有一张画有太阳的表格,请小朋友将看到的太阳光的颜色涂在表格里好吗?
幼儿进行涂色活动,活动完成后,让幼儿交流表格的颜色。
篇15
【活动目标】
1、理解绘本,了解热胀冷缩的科学现象。
2、大胆思考,运用热胀冷缩原理让乒乓球恢复原样。
3、积极参与科学互动,感受科学现象的奇妙。
【活动准备】
1、国王图片。
2、乒乓球、温度计、热水。
3、PPT《变高变矮的国王》。
【活动过程】
一、出示国王图片。
师:你们看这是谁呀?
师:这个国王有一个特殊的本领,他会变高变矮。为什么能变高变矮,秘密就藏着这本书里,请你们看仔细图,知道了答案举手告诉我。
二、阅读绘本,提炼科学知识。
1、教师讲述绘本。
师:国王什么时候变高?什么时候变矮?
师:炉子烧的旺旺的温度高,国王变高。炉子灭了温度降低,国王变矮。遇热变大,遇冷变小。
师:在生活中也有这种现象,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。
三、实验,了解原理。
1、投放投影,教师将温度计放在热水冷水中,幼儿观看热胀冷缩。
师:这是什么?温度计里的红色水银,遇热膨胀,遇冷紧缩,这样的现象叫做热胀冷缩。
2、乒乓球实验。
师:教室里有一些瘪掉的乒乓球,如果扔掉就太浪费了。想一想刚才学到的本领,我们可以怎样做让乒乓球鼓起来。
师:在你们桌子上放了瘪掉的乒乓球、装热水的杯子、筷子,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乒乓球。用筷子夹住乒乓球实验,注意小手不要碰到热水哦。
师:乒乓球恢复原样了吗?乒乓球热胀了。
3、教师黑板上边操作边解释原理。
师:为什么会热胀冷缩呢?原来每一样物体里住着许多分子宝宝,分子非常小,肉眼看不到它,需要用高倍望远镜才能看到。分子宝宝在平静的运动着。当温度升高时他们就会很快运动“好热啊,好热啊,离我远点。”他们会拉开距离,距离一拉开,物体的个子悄悄长大,膨胀了。当温度降低时,他们运动会减慢“好冷啊”他们就会紧紧抱在一起,这样,分子间的距离变小,物体的个子就悄悄变小了,收缩了。这就是热胀冷缩。
4、分子宝宝游戏。
师:我们也来玩一玩热胀冷缩游戏。男孩子当乒乓球,女孩子当分子宝宝。当温度变高时分子宝宝你会怎样?温度降低时分子宝宝又会怎样?听好老师给的温度,你们来玩热胀冷缩的游戏吧。
四、提升经验。
1、生活中热胀冷缩。
师:生活中有哪些热胀冷缩的现象?
师:这里有两个电线杆上面的电线弯弯的,下面的电线紧紧的。你们觉得哪个是夏天的电线,哪个是冬天的电线?夏天温度高,电线就膨胀变长了,就弯弯的。冬天温度低,电线杆就缩紧,绷的直直的。
2、出示图片,热胀冷缩对生活的帮助。
师:密封的瓶子里的水不能装太多,为什么?夏天温度高,水膨胀。如果瓶子装满了会爆炸的。
师:微波炉里转牛奶,要把袋子的牛奶倒在杯子里。为什么?不然牛奶袋子会爆炸的。
师:夏天,能不能往轮胎里打很多气呀?气膨胀会爆胎的。
师:铁路上有空隙,为什么要有空隙?夏天温度高铁路膨胀,这个空隙就是留给铁路膨胀的哦。
篇16
活动目标:
1、探索并感知球的基本特征。
2、了解球的种类,体验玩球的乐趣。
3、通过动手制作球,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。
4、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,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。
5、对科学活动感兴趣,能积极动手探索,寻找答案,感受探索的乐趣。
活动准备:
1、各种各样的球:如:篮球、足球、乒乓球、铁球、气球、网球、垒球等。
2、装有水和吹起来的气球若干。
3、制作球可选择的材料:报纸、海绵、棉花、泥土、沙土、布、橡皮泥、胶带、塑料袋、水、药丸壳等。
4、木板做成的斜面若干。
活动过程:
一、幼儿自由玩球,探索球的特性。
1、提供各种球,请幼儿自由玩球。
2、提问:球是什么样的?(幼儿自由讨论回答)
3、教师在幼儿探索的基础上小结:球大多数是圆的,能滚动,能跳起来,有的轻有的重,有的大有的小。
二、幼儿动手操作,探索空心和实心球的不同。
1、提供装有水和吹起来的气球若干个,请幼儿试着玩一玩。
2、提问:这些气球有什么不同?
3、幼儿讨论回答:一个装了水,一个没装水;装水的沉,没装水的轻;一个软一个硬;装水的弹不起来,没装水的能弹起来。
4、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小结:装有水的气球是实心的,没装水的气球是空心的。
5、请幼儿尝试将教师提供的各种球按空心和实心分开。
三、提供多种材料,请幼儿动手做一个球。
1、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,请幼儿寻找自己认为最适合做球的材料,动手做一个球。
2、请幼儿说一说自己使用了什么材料,是怎么做的。
四、游戏:看谁的球滚得远 教师提供斜面若干,请幼儿尝试滚动自己的球,比一比谁做的球滚得远。
五、讨论: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球?它们都是圆形的吗?
六、延伸活动:
请幼儿找一种材料,做一个跳得最高的球。
教学反思:
通过这节活动《好玩的球》,幼儿们都能体验到一起玩球的乐趣。在开始部分幼儿们做运动的过程中,幼儿们兴趣都很高。
在选择喜欢的材料来玩球时,幼儿们积极性非常高。但个别幼儿由于性格内向、接受能力差,所以不能自己去选择材料,需要老师的帮助,老师需要加强练习这方面的知识,争取面向全体,要使每个幼儿都能全面发展。
幼儿科学实验策划方案 篇17
活动目标:
1.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让瓶子发出声音。
2.充分体验游戏与在音乐中感受自制乐器的快乐。
活动准备: 歌曲《表情歌》音乐磁带,幼儿人手一个瓶子宝宝,各种操作材料(玉米、黄豆、葵花籽、小石块。)
活动过程: 一、听一听。
1.聆听,说说谁在唱歌?
2.联系生活,说说周围事物中谁会唱歌。
3.出示瓶子宝宝导入新课。
二、想一想。
1.怎样能让你的瓶子宝宝唱起歌来呢?
2.幼儿自由交流。(引导幼儿想象出让"瓶子宝宝"唱歌的方法。)
三、试一试。
1.简单介绍操作材料。
师:老师今天带来了黄豆、玉米、葵花籽、小石块,小朋友自己来动动手,想想办法,让你的瓶子宝宝唱起歌来,好吗?
2.提出操作要求:
师:待会儿小朋友可以选择一样材料放进瓶子里试一试,盖上盖子,摇一摇,听一听;它唱出来的歌声是怎样的?试好了以后,再换另一样材料试一试,听一听,它们发出来的声音一样吗?哪一种最响亮?
3.幼儿自由尝试、探索。
「1」提醒幼儿注意倾听装不同材料的瓶子发出的声音。
「2」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。
4.分享交流操作结果。
(1)感受不同材料发出的不同声音。
(2)小结:
四、小结表演。
师:现在我们每一个小朋友手上都有一个会唱歌的瓶子宝宝,那我们来为歌曲伴奏好不好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