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稍纵即逝,又解锁了新的工作,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工作计划。那么如何做出一份高质量的工作计划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1
一、活动展示目的:
1、激发学生朗诵的兴趣,培养朗诵新秀。拓宽学生视野,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,在朗诵社团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主动探究、团结合作、勇于创新的精神。
2、把朗诵与红领巾广播播音结合起来,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和自信心,每周社团活动定期学习理论知识,并且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。提高学生的朗诵理论水平和对作品的欣赏能力。
二、活动展示内容
1、每月的校园新闻动态,将为大家报道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、重大事件,解答同学们关心得事情,表彰校园内的好人好事,及时反馈班级中出现的好人好事等等。
2、孩子们优秀文章,日记的播报。
3、百科知识的播报,如安全知识,环保知识,生活常识,奇闻怪事,名人怪事,名人故事,历史典故等等。
三、活动展示时间:
每周的星期五。
四、活动地点:朗诵社团教室。
五、活动计划:
高适诗句营州歌
第一周:招募社团成员,组建朗诵社团。
第二周:了解社团成员现有朗诵水平。
第三周:朗诵技巧及训练。
第四周:什么诗朗诵。
第五周:朗诵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。
第六周:怎样选择朗诵材料。
第七周:怎样把握作品内容。
第八周: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。
第九周:朗诵的语速。
第十周:朗诵的语调。
第十一周:作品的引导(散文的朗诵)。
第十二周:作品的引导(古诗的朗诵)。
第十三周:作品的引导(现代文的朗诵)。
第十四周:根据朗诵内容选配乐。
第十五周:根据朗诵内容选配乐。
2
一、指导思想
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,本着“让今天快乐,为明天发展”的教育理念,按照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要求,也为了锻炼并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,本学期我们成立演讲朗诵兴趣小组。
二、活动目标
朗诵是一种美读,可以刺激听者的兴趣,并在情绪上引起共鸣作用。因为声音的优美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,并使儿童更加了解诗歌内容及情意。什么是朗诵呢?简单地说朗读就是以清晰响亮的声音,正确标准的普通话,把文章有感情地诵读出来。透过朗诵,可以把文字透彻地表达,使书面、静态的字句充满立体动态感。儿童透过朗诵可以增加语文的趣味性,并且学习正确的语音、语法、语调、语气,充分欣赏文学的美。本兴趣小组活动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,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,同时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,让他们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,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。
1、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、互相切磋、互相学习的舞台。
2、指导学生掌握朗诵演讲方法,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。
3、增加学生的上台经历,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。
三、活动形式:
以短小精悍、词语优美又朗朗上口的儿童诗歌或小散文作为基本学习内容。小组活动以读、练的形式为主,以真实、感人的情境引发孩子的兴趣,用有效的启发达到培养孩子思维和想象力的效果。活动还穿插有名篇朗诵欣赏、分小组的比赛及讨论、演讲录像观看等内容,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。
四、活动时间
五、活动地点
六、教学、训练方式
1、每周两个时间来安排演讲,朗诵等活动。
2、看报纸、刊物,了解实事及当前潮流思想。
3、读有哲理、启发性的书刊;也可根据个人的爱好精读几本有深度的书。
4、试着自己写作演讲稿,组织小型演讲、辩论赛,评论等。
5、通过讲话、交谈等很多小事情增加个人的修养、内涵。
6、即兴写作与演讲。
7、对演讲时所注意事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。如手势、面部表情及情感色彩等。
七、活动要求
1、准时参加每次兴趣小组活动,不迟到不早退,有事先请假,无故旷课3节以上者将开除本兴趣小组。
2、服从指导教师安排,遵守活动纪律。
教师节进修学校校长致辞
3、按时认真完成指导教师布置的任务。
4、爱护公物,下课后打扫卫生,断电、关好门窗,方可离开训练室。
5、学期结束时,做好兴趣小组的总结工作,组织竞赛进行。
评价,并评选出兴趣小组的优秀学员,给予嘉奖。
八、活动时间与内容安排
第1周:宣传、发动。
第2周:学生名单的确定及参加活动的`要求事项。
第3—6周:普通话强化训练。
第7周:朗诵技巧的简介及美文朗诵欣赏。
第8周:朗诵训练。
第9周:练习朗诵,掌握朗读技巧。
第10—12周:练习朗诵,掌握朗读技巧。
第13—15周:配乐朗诵练习。
第16周:组内朗诵汇报比赛。
第17周:学生谈谈朗诵训练的心得体会。
第18周:总结一学期的活动情况,评选优秀学员。
超市中秋节促销活动方案
学校朗诵演讲社团工作计划3
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,内容博大精深,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。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,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,培养民族自豪感,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,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,形成正确的人生观,价值观和世界观。
一、活动目标
1、传承国学经典文化。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,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,从经典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,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。
2、夯实学生文化底蕴。通过诵读国学经典,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,增加学生的阅读量,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,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,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。
二、活动形式
1、采用观看网络视频、教师范读、学生集体诵读、单独诵读相结合的诵读活动,灵活多变,不断激发学生诵读兴趣。
2、利用课余时间展开活动,固定时间、地点,可表演、吟诵、配乐诵读。
三、活动口号
诵千古美文,育道德人才。
四、活动内容
1、《语文诵读》,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(公共素质教育类),高等教育出版社,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编写;
2、《语文》(基础模块)上、下册,《语文》(拓展模块,不包括带米字号的选学篇目),总主编:倪文锦、于黔勋。
五、活动的时间
周三下午6:00——7:00
六、教学要求:
1、教师认真的准备好每一次活动,要求知识通俗易懂并有一定的兴趣性。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及对国学经典爱好。
2、学生不得旷课,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。
3、学生积极和辅导教师进行配合,以便使经典诵读兴趣活动小组开展的具有生动性、活泼性。
七、具体措施:
1、上好经典诵读兴趣活动课,做到“四定”。即定内容、定人员、定时间、定地点,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色,以此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。
2、在完成经典诵读课堂教学的同时,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,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,进一步培养、发展学生的兴趣,使他们学有所长,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对国学经典的了解与热爱。
3、经常督促学生完成一些学习经典诵读的好习惯,并使之不断巩固、加强。并在此尽量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心理等,平时将定期不定期的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经典诵读内容,以此推进学生对于国学经典的热爱与兴趣。
4、对小组的课程做出规范,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,培养阅读能力为主要内容,不让学生放任自由。
5、培养学生的特长,并在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,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能力。